5G时代,电子胶粘剂材料、设备细分市场如何突破?
伴随着我国工业产值与工业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全球胶粘剂行业的生产与消费中心向我国转移,我国胶粘剂行业实现了产销量的持续增长。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下,胶粘剂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2017-2022年中国电子胶粘剂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预估,2019年中国电子胶粘剂市场规模应已超100亿元。如何对胶粘剂材料和工艺进行优化,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对于产品的绿色高效胶连实现尤其关键,胶粘剂与智能点胶技术也由此成为近年来发展空间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
作为德国好乐集团旗下专业的高端工业粘合剂供应商,Panacol近期推出了一款新型低温快速固化的导热胶Elecolit 6607,具有较好的流淌性,可以通过点胶、丝印、刮胶等多种方式进行非常灵活的施胶。该胶水可以在低温下快速固化,专门为电子元器件及汽车工业等温度敏感的应用研发,胶水固化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导热率高,完美的解决了导热胶高导热率和低粘度之间的矛盾,而且对金属和PCB具有非常好的粘接力。 ▲Panacol导热胶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 同样,德路DELO近期研制出的一种既耐介质又耐高温的封装用粘合剂——DELO MONOPOX GE6515,作为一种单组分、纯热固化的环氧树脂,这种封装粘合剂即使在高温下仍可保持非常高的强度。在150 °C 的高温下,它在铝上的强度值为 20 MPa ;在200 °C 的条件下,它的强度仍然可达到 14 MPa 。同时由于固化时间得到了优化,因而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也特别适用于汽车电子组件的封装。 ▲电子组件上DELO耐高温且耐介质的胶粘剂封装应用 ▲富乐汽车轻量化结构粘接解决方案 放眼国内市场,高性能、高品质胶粘剂年增长率为15%以上,高于胶粘剂整体8%左右的增长速度。走在行业前列的一批大型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走在行业的前列,这些企业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环保型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获取相对丰厚的利润回报。 ▲2016-2021年我国胶粘剂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胶粘剂在电子领域的应用普及,点胶设备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与多样化。为了适应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发展,电子行业的用胶量越来越微小化,对于点胶注胶定位精度,流体控制,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并且追求设备的高速化和自动化,以获得最佳的喷涂和胶粘效果。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点胶机市场需求仅为20.4万台(包括全自动与半自动),到2018年市场需求增长到50.5万台,中国成为了全球主要的点胶机生产国。基于精密加工的生产需求,点胶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LED照明、汽车、电源、太阳能光伏、工业电气等行业。 ▲Scheugenpflug新能源电池包灌封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近年来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了点胶市场新一轮的增长引擎,为点胶设备的进一步化升级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大舞台。对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日益严苛,如何提升设备工艺成为了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这对点胶设备而言,意味着只有具备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产品才能获得下游客户的青睐。 轴心自控axxon于2008年成立,是中国点胶技术领域首屈一指的制造商。2016 年 ,轴心自控与全球顶级 SMT 设备制造商 Mycronic 达成战略合作合资关系,进行强大的技术共享和市场互补,助力中国领先走向世界领先。axxon高精度喷射点胶整体解决方案AU系列,针对SMT电子制造点胶需求,特别推出自动上下料、精密喷射点胶、MARK机、AVI点胶效果检测、胶水加热固化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axxon高精度喷射点胶整体解决方案AU系列 维世科ViscoTec作为一架精密点胶设备及其配件的生产商,尤其擅长中高粘稠度物料的定量输送,专业致力于各种不同粘度流体介质的输送、精准计量、涂装、充填、倒空等工艺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制造。ViscoTec维世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处理高粘度、含有固体填料的、粗糙的或对剪切力敏感的液体或糊剂,能够为粘度高达7.000.000mPas的所有液体提供定量输送方案,整个过程几乎无脉动、且剪切力极低。 ▲ViscoTec定量输送系列解决方案 作为美国诺信公司的子公司,诺信EFD同样是一家专业致力于设计与生产精密点胶设备的一流设备制造商,公司旗下的多个产品线可与世界上每条制造工艺都会使用的粘合剂、密封剂、润滑剂以及其他组件流体配套使用。例如PICO Pµlse 非接触式喷射阀可以为光滑以及不平整的表面提供更快、更精密的点胶,造成更少的紊流现象,从而实现更好的胶点稳定性、落点一致性以及流程控制。微量胶点可小至0.5nL,持续工作频率保持在500Hz,最大瞬时频率可达到1500Hz。 ▲诺信EFD PICO Pµlse非接触式喷射阀
文章来源:新材料产业联盟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